首页 >> 凉山乌头

长三角探路告别镀金年代硅胶电线

文章来源:光世农业网  |  2022-09-02

长三角探路告别镀金年代

长三角探路告别镀金年代2008-12-30 15:20:3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分享到:编者按:

1907年11月2日夜间,当恐慌笼罩华尔街的时候,J.P.老摩根躲在自家的藏书室里独自一人玩纸牌。此间,他刚刚与老罗斯福一起主导结束了这场危机。就像传闻所说,事情经过无疑被美化了,有权有势的人也是有自尊心的,也有可能感到恐惧。

时下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源自华尔街,席卷蔓延并波及中国。是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而立,亦是中国下一个三十年之始。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之一--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体正面抗击大洋彼岸危机冲击的前沿地带。

方此时,长三角地区正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设计,为中国的下一个三十年探路。在此前,因为承接全球产业分工的转移,这个只占2.2%国土面积却贡献了中国GDP22%的的地区,其致富年代,亦被誉为镀金年代。

从镀金年代迈向丰裕社会进而到伟大社会,以往的成功路径突然遇阻:除了需要摆脱资源环境制约之外,还需要抢占全球产业链分工的高端链条更需要对诸如环境社会等方面进行突围。

抗危机和转型升级在前后两个三十年之处际遇。种种迹象看来,一些企业未能熬过危机时代,他们不仅仅出于自尊心和恐惧,其实是转型和升级的无力。今天的代价之果必然是过去怠慢之因。

我们同样警醒,在艰难迈过危机之时,许多激进措施和勇敢之选择可能被过度美化,由此对转型和升级之长远命题渐次懈怠。

危机时代,需要勇敢和信心,但也同样需要警醒。是为长三角探路之要义。(张凤安)

2008年即将成为过去式,但金融海啸引致的全球危机还在继续蔓延。长三角工业增幅回落,外贸出口警示连连,这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的境况。谈到危机的影响,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第一次对外使用了“正面冲击”这个词。

他表示,由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外向度位列全国最高,经济危机对之的影响强度很大,改善宏观环境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也相当长。

三十年而立之年,亦是新三十年而始之际。抗危机或许仅仅是提供一个观照的契机,对于长三角来说,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探路,寻找出一条弥合失衡和新型发展之路,才是硬命题,不因危机而放弃先锋精神。

12月15-16日,泛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人首次在宁波聚会,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的组合力量。“现在一体化的势头非常之好,长三角的下一步,将从多层次、多向度体系的综合发展获得新的动力。”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黄勇如是评价。

危机正面冲击

《21世纪》:如何理解本轮经济危机中长三角受到的影响?

张颢瀚:从危机的影响看,最发达地区减速的幅度最大;内陆地区减速的幅度较小,一些边远地区还处于增长阶段。江苏省出口占去了生产量的60%,整个长三角还要超过这一水平。也就是说,这一地区一半以上的生产能力受到了国际经济危机的直接、正面冲击。考虑到长三角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就业率在全国都举足轻重,当下“扩内需、促发展”更有突出的意义。总的来说,长三角这次受到的是正面冲击,表现为三个特点:强度大、影响面广、不确定因素多。

黄勇:2008年1-10月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20.64亿,增长10.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10月份同比仅增长2.2%,增幅下滑至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郁鸿胜:一些科技型、服务型和高端企业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凸显出优势。上海是一个典型例子。这里集中了大量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服务型的企业;加之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之间的转换很灵活,因此虽然它们的外向度很高,受到的冲击并不大。

《21世纪》:从这次经济危机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张颢瀚:危机给了我们一些值得注意的国际经验。第一条就是经济发展阶段不可逾越。第二,虚拟经济的发展不持久,必须依托实体经济,否则一旦放大,就会产生断裂。

差不多5年前,我们曾就资本经营或是发展制造业的选择而展开过讨论,这次发生的危机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长三角为什么能够经受住这次冲击而没有垮掉,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得益于实体经济的强大。可以说,现在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国家在支撑着世界。而美国的问题恰恰在于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不再是价值运作而变成了概念运作,不再能够为世界经济服务。

这场危机中,最大的学费是美国交的。我们从中得到的经验就是,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同时相适应地发展金融、证券等虚拟经济。

郁鸿胜:高端制造业受到的影响也很小。所谓高端,就是企业在产品、销售市场和人才使用上的高端,也包括它的服务体系能够与国际接轨,这样的企业生命力很强。这些企业的胜出,为长三角的产业选择提供了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经济危机也是长三角的一个转折机会。

《21世纪》:后危机时代长三角的新引擎是什么?

黄勇:服务业可以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浙江人均GDP已接近5000美元,伴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产业分工的深化,服务业将成为浙江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12月25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将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张颢瀚:长三角各地都已从财政、金融等方面,采取了一些保增长的措施。就江苏而言,由于政府比较强势,加之民营经济相对较小而国有经济力量强大,因此政府出手的力度也更大。自上半年以来,省委书记、省长一直在外调研,把全省所有的市县都跑了下来,有的地方还不止一遍。这是为了彻底摸清情况,因为江苏省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企业也各有其特点,因此应对政策也有所不同。

从目前的情况看,江苏省沿海地区所受的影响要小于苏锡常地区,这里已经成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最新区域,同时,徐州老工业基地和省城南京,也是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国家作出启动内需、力促增长的决策后,江苏省迅速出台了十项保增长的措施。前两天,省委省政府在社科院召开了经济形势分析会,又布置了一批最新的课题,要求我们研究如何有效应对危机、提升区域竞争力。

郁鸿胜:产业选择上,一是发展传统的支柱产业,比如钢铁、石化、造船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产品的技术含量都比较高;二是发展电信、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这两大类产业都将对经济发挥可观的带动作用。

在产业布局上,除了强调传统的沪宁、沪杭、杭甬三线外,长三角地区还将突出沿海大通道,即从浙江的温州、台州起始,经宁波、嘉兴、上海的金山、奉贤、南汇、浦东、崇明直到江苏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4.25,-0.03,-0.70%,吧)一线。这里富有土地、能源、港口和深水岸线资源,环境容量也比较大,正适合发展重化工、能源、石化和运输等相关产业。

一体化再向前

《21世纪》:长三角下一步发展靠什么?

张颢瀚:长三角的下一步发展,一是要靠空间拓展,二是转型提升,三是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四是靠一体化加强,最后是“国际城市群”目标。我认为无论是从应对危机来讲,还是长三角下一步的发展来讲,其发展战略的核心就在于此。

郁鸿胜:长三角到了目前的阶段,靠单一体系已不足以推动其发展,而是要考虑整个地区的综合发展。这里所说的“综合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区域的城市化和城镇化体系;二是有利于要素流动的宽松制度和政策环境;三是有目的地进行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四是高效、到位的政府服务体系。

总的来说,政府、企业和社会,多位一体,共同来建设长三角发展的良好环境,这将为区域下一步创造有利条件。

黄勇:苏浙沪等地发展服务业并不存在过度竞争或重复建设问题。早在2007年底,三地就签署“长三角服务业合作与发展协议”,规划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协调发展。

据我了解,江苏的发展思路是以向制造业的两端延伸和中间分离为突破口,悠闲发展软件、物流等产业;浙江突出创新性较强、对工业发展有较强支撑作用的行业,以及具有传统优势的服务业;而上海将发挥金融等产业“溢出效应”,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

《21世纪》:长三角一体化目前的势头是什么?

张颢瀚:当前长三角一体化趋势加强,势头非常好。这种局面有几个背景:首先是中央对此寄予厚望,并给予明确的表态支持。

其次,这一地区的发展已经到了矛盾转化的阶段。原来大家都想发展制造业,产业同构造成利益对立,一体化就比较困难。现在由于区内城市在产业和功能上的分化错位发展,使得相互之间的矛盾发生转化,产生了一体化的内在需求。

第三,长三角之间的沟通机制已经正常化。两省一市领导人之间的见面会也不断地走向务实,这次12月刚刚在宁波举行的高官会议,就谈得很具体。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提出很具体的合作方案,反响很好。

据悉三地正在致力于共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家相互给产业转移提供空间,在相应的税收分成上也达成协议,互相给予一定的返还和合理的分成;三地还提出要在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前沿产业上共建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在医药、生物等重大、尖端项目上联合攻关。

另外,共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共建基础设施,由高速公路网的连接进而过渡到高速铁路,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比如宁安铁路就通往安徽省。

还有,天然气管网的衔接、共同治理太湖、信息共享平台、养老保险体系的互通等等,都是近年合作的热点,并得到不断的推进。

上一篇:粤首成第一人口大省常住人口9449万下一篇:中国经济软着陆可能性更大

广州哪些诊所看梅毒

大连西岗区治疗hpv的好医院

福州儿童看抽动症哪个医院好

合肥近视手术价格多少合肥名人眼科为你解答

脑瘫肌张力过高怎么治疗